生活方式是个人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所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健康相关行为指的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照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前者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行为;后者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期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人们的这种危害健康行为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机体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影响的特点。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缺少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滥用药物等。
![]() 1.影响健康的十大健康危险因素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减少风险、延长健康寿命”的报告中阐述了行为危险因素和健康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数量化。通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衡量了2000年10个主要危险因素与10种主要疾病和损伤的疾病负担的比例,提出了全球影响人健康的10大危险因素是: ①低出生体重 ②不安全性行为 ③高血压 ④吸烟 ⑤过量饮酒 ⑥不安全饮用水 ⑦铁缺乏 ⑧室内烟雾 ⑨高胆固醇 ⑩超重与肥胖 10大危险因素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死亡的1/3以上。在发达国家和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全球疾病负担至少有1/3归因于吸烟、过度饮酒、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更有甚者,全球最大的死因的心血管疾病有3/4以上归因于吸烟、高血压或高胆固醇,有的则是3种因素并存。各种危险因素多与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都可心通过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来降低和消除。改变或调整行为生活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2.行为生活方式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 慢性的发生与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及慢笥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发生都与吸烟、不健康饮食(过多摄入饱和脂肪、糖、盐、水果蔬菜摄入不足)、饮酒、静坐生活方式等几种共同的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有关(表1)。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至少有490万人死于吸烟,260万人死于超重或肥胖,440万人死于高胆固醇,710万人死于高血压。慢性病各种危险因素之间及与慢性病之间的内在关系已基本明确,往往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 表1 主要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某些传染病的复燃和一些新传染病如艾滋病等出现,使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有了明显的回升,传染病死亡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此外,意外死亡,特别是交通意外与工伤意外等也与不良行为有关。 (责任编辑:tangjia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