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能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初恋,以及自己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的(一种自动挡记忆——非陈述性记忆),但你可能无法精确地记起究竟是哪一天学会了自行车(一种手动挡记忆——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往往是有意识的,是对与一定的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境相联系的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容易形成,容易记忆,而且属于长期记忆。陈述性记忆的典型特征是有情节性的,而情节对保持个体经历的记忆起着重要作用。情节性记忆经常处于变化的状态,所以记忆的信息也会随之变化。陈述性记忆中的情节是指对一个事件的记忆,并且以整体的形式进行回忆。 陈述性记忆包含了对各种客观事实的记忆——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美国现任总统是奥巴马,或者个人生活中的一段经历——“昨天我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的晚饭很好吃”等。存储这类情节记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边缘系统和部分大脑皮层(比如前额叶)。 非陈述性记忆大多是无意识的,它的形成需要多次重复测试才能逐步形成,多是记忆感知觉、运动技巧、习惯、程序和规则,是一种难用语言表达的记忆。这些记忆是我们曾经一经学会,就再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信手拈来的信息。比如骑车、弹琴、系鞋带、游泳等。一旦你学会了,不怎么需要重复,就会永久存贮下来。比如,一旦你学会骑车,再次骑车时,你只要跳上去坐上就能从容上路,不需要考虑如何踩踏板或控制平衡,你的身体在自然而然间就可以做到。 非陈述性记忆是在条件性反射行为下形成的,它主要贮存在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和与运动系统相关的脑结构中,其中基底神经节对非陈述性记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基底神经节损毁了,就会导致非陈述性记忆出现严重障碍,但是不会影响陈述性记忆。 如果你足够聪明,通晓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秘密通道,那么在记忆方面你将所向无敌。骤然一听,你可能会觉得不可能。 用学英语来举个例子,把听英语当作一个习惯,无意识的行为,总是固定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去听英语,比如早晨7点左右,长此以往,每天晨起7点你就会不自觉地想听英语,听力和英语相关的神经元于每天的7点就会自动兴奋,开启脑神经英文单词的敏感度。 同理,如果你要去参加一个英语考试,如果它是在6月的第一个周六举行。那么,从3月开始,就请于每个周六的同一时间做一套考试样题,并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那么,到了考试那天的那个时间点,你就会对英语莫名的兴奋,对每一道题的感觉都会如相识已久,信手拈来。 慢慢领悟,学会把生活中的陈述性记忆快速转化成非陈述性记忆,那么,记忆就将从此臣服于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