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生病或虚弱,而是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WHO对健康的标准有10条,分别是: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具有抗病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龋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前苏联学者 Berkman 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 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第一状态)仅占 5 %,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第二状态)也只占 20 %,75 %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WHO 称其为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 二、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责任编辑:tangjia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