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众人健康管理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管理策略 > 疾病管理 >

糖尿病(12)

时间:2019-02-25 12:45来源:众人健康管理网 作者:雪莲花 点击:
3.C 肽测定 从胰岛 细胞释放的胰岛素经肝肾后受胰岛素酶等灭能,周围血中每次循环将有 80% 被破坏,且其半寿期仅 4.8 分钟,故血浓度仅能代表其分泌总

  3.C 肽测定 从胰岛 β 细胞释放的胰岛素经肝肾后受胰岛素酶等灭能,周围血中每次循环将有 80% 被破坏,且其半寿期仅 4.8 分钟,故血浓度仅能代表其分泌总量的极小部分。 C 肽与胰岛素系从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物,不受肝脏酶的灭能,仅受肾脏作用而排泄,且其半寿期为 10 ~ 11 分钟,故血中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 β 细胞贮备功能。测定 C 肽时不受胰岛素抗体所干扰,与测定胰岛素无交叉免疫反应,也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的影响,故近年来已利用测定 C 肽血浓度或 24 小时尿中排泄量以反映 β 细胞分泌功能。
  ⑴ 血清 C 肽浓度测定:用放射 2 免疫法测定空腹时正常人血清 C 肽为 1.0±0.23mg/dl ,当口服葡萄糖后峰值见到 60 分钟时,浓度为 3.1ng/ml ,据 Block 等测定,正常人口服 100g 葡萄糖后血清 C 肽从 1.3±0.3ng/ml 于 60 分钟后上升至 4.4±0.8ng/ml , Ⅱ 型糖尿病者 2 小时后仅上升 2.3ng/ml 。另 5 例 Ⅰ 型病者曾治以胰岛素 5 年以上者 C 肽水平很低,无论空腹时及刺激后均未能测出。
  ⑵24 小时尿 C 肽测定:正常人 24 小时尿 C 肽为 36±4μg , Ⅰ 型病者仅 1.1±0.5μg , Ⅱ 型病者为 24±7μg ,每日 C 肽的排出量约相当于胰岛素分泌量的 5% ,而胰岛素排出量仅占 0.1% 。
  上述 C 肽测定对胰岛素治程中的 Ⅰ 型病者可鉴定 β 细胞功能,目前不仅用于科研,临床也常采用。
  4.HbA 1 c 测定 对空腹血糖正常而血糖波动较大者可反映近 2 ~ 3 月中血糖情况,正常值 HbA 1 c 6% , HbA 1 为 8% ,糖尿病者常高于正常。
  5. 果糖胺测定 血清果糖胺正常值 2.13±0.24mmol/L (血浆中低 0.3mmol/L ),可反映近 1 ~ 4 周中血糖情况,与 HbA 1c 相平行,糖尿病者不论 Ⅰ 型、 Ⅱ 型均增高,尤以 Ⅰ 型为高。
  总之,糖尿病的诊断可根病史、临床表现、辅以上述尿糖、血糖及 OGTT 而确定。此外,尚须查明有否各种并发症和伴随症,并估计其病情轻重、类型、发展阶段和各主要脏器功能状态等,对本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方面须除外下列几种情况:
  1. 非葡萄糖尿 如乳糖尿见于哺乳或孕妇及幼婴。果糖及戊糖尿偶见于进食大量水果后,为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疾患。发现糖尿阳性时,应联系临床情况分析判断,不宜立即肯定为糖尿病。鉴别方法有生化及发酵试验等。
  2. 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
  ⑴ 饥饿性糖尿:当饥饿相当时日后忽进大量糖类食物,胰岛素分泌一时不能适应,可产生糖尿及葡萄糖耐量减低,鉴别时注意分析病情,注意饮食史、进食总量,空腹血糖常正常甚可偏低,必要时可给糖类每日 250g 以上 3 日后重复糖耐量试验。
  ⑵ 食后糖尿:糖尿发生于摄食大量糖类食物后,或因吸收太快,血糖浓度升高暂时超过肾糖阈而发生糖尿,但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⑶ 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再吸收糖的能力减低,肾糖阈低下,血糖虽正常而有糖尿,见于少数妊娠妇女有暂时性肾糖阈降低时,必须进行产后随访,以资鉴别。肾炎、肾病等也可因肾小管再吸收功能损伤而发生肾性糖尿,应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鉴别。真正的肾性糖尿如范可尼( Fanconi )综合征为肾小管酶系缺陷,颇罕见。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完全正常,还可进行肾糖阈测定,肾小管最大葡萄糖吸收率测定等以资鉴别。
  ⑷ 神经性糖尿:见于脑溢血、脑瘤、颅内骨折、窒息、麻醉时,有时血糖呈暂时性过高伴糖尿,可于病情随访中加以鉴别。
  3. 继发性糖尿病 由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血色病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 2 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治疗措施】

  近年来虽对遗传问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和拮抗胰岛素的激素等许多病因学上问题进行研究,但至今尚乏病因治疗措施,环孢霉素 A ( cyclosporin A )仅对少数早期 Ⅰ 型病例有效,胰岛移植及胰腺移植仅初见成效,人工胰脏(胰岛素泵),虽能较好控制代谢,但对长期防治慢性并发症尚乏可靠数据。因此,临床上对于患者的治疗目的着重于严格控代谢紊,尤其是高血糖症,纠正肥胖和高血压等并存症,促进 β 细胞功能恢复,保证正常生长发育与妊娠过程,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tangjiaqi)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